我发现:注会过不了线的人,都有一个通病……
每年都有很多考生投入无数时间与精力,却最终未能跨过及格线。仔细观察这些未能如愿的考生群体,都会发现一些惊人的共同点——这些通病远比知识储备不足更为严重。
1、目标感太低
很多同学可能会有这种感觉,平时模考分数也有不错的时候,正式考试答题感觉也很良好,估分甚至觉得能考个70+,但是成绩一出,基本不会这么高,可能就比及格线略高一点。
因为模考的状态和正式考试是有差距的,比如说心态上没那么紧张,做题时间上没那么严格,模考方式没那么严谨等。
CPA真不是耗久了就能过的,如果已经通过了一科,请一定要有紧凑感,把剩下的几科快速斩下。强大的目标感,会推着你往前走。
所以保险起见,大家要的备考预期目标不能就定在60分万岁,而是更高一些,65甚至70分,避免出现实际分数59分的“惨案”发生。
2、没有属于自己的计划
很多同学对CPA各科没有一个基本概念,尤其是0基础考生,对一年考6科念念不忘,但实际上全国可以一年过六科的人寥寥几十位。所以那些第一次备考就冲5科、6科且没基础、不脱产的同学,失败几乎是既定的。
所以有合理的计划就显得十分重要,要懂得难易搭配,如果随意选择,把会计、财管这样的科目放在同年考,不仅学起来很痛苦,备考难度还会陡升。
规划好了时间和科目,学习的时候还要注意学习顺序。先学难的科目,学的差不多了再开始再学简单的科目,最好不要同时学习,以免后期复习时间不够,导致两门科目没一门是稳稳学完的,最后分数都差了一点。
如果你实在拿不准,可以来找学姐,给你合理的建议。
3、真的是在有效刷题吗?
回顾下那些上岸的考生,往往会花大量的时间把题目翻来覆去吃透,做题的时间超过听课的时间。而相比之下,没上岸的考生在这一点上就有所欠缺,盲目刷题。
大家平时做题要养成习惯,做每一道题,甭管简单还是难,确保每一个选项、小问都搞透彻,不能只知道对的是什么,也要知道错的错在哪。
可以看看学姐之前发的如何正确有效做题的技巧文章,希望对你有所帮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