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六去参加了一下税务师的考试,现在呢回忆起来,已经忘得七零八碎,仿佛没考过一样。
我是9月份补报名的,所以备考时间很短,集中冲刺在最后半个月,所以整个人很累~果然没苦硬吃,就是自讨苦吃。
很神奇的是,在最后冲刺的时候,我竟然感觉专注于一件事,很快乐,还很享受,自虐不过如此了吧。
讲讲我为什么会考虑考税务师吧~
社交圈的影响大于职业圈的影响!
01
身边考证的搭子的影响
之前从社交平台进入了一个考证群,也就认识了几个考同样证书的搭子。
所谓搭子,就是有共同的话题,共同的问题,研究同样的事情,互相监督,又互相嘲笑~乐此不疲。
最能共鸣的就是,我们之间相同的考证的经历:
1.备考辛辛苦,临考退考场
很多同行,都是在职宝妈,备考战线长,也就中间会有很多家庭、工作等事情的牵绊,无法保证每天的学习时间。
以至于,临到考试时间,感觉自己备考不充分,就弃考,无私奉献了一次报考费或者多次。
我就是,财政厅每年都能收到我的“捐款”,我也是变相的对社会做了好事吧。
每一科能从基础课听完,再到复习轮没有300个小时下不来的。时间花了,可是没有结果,也是很可惜。
2.考证是会计人的执念
我认识一个姐姐40多岁了,还在备考注册会计师,我问过她为什么这么执着于一个证书。
她的回答就是:“会计人的执念。”
说实话,我看到她的回复,心里都疙瘩了一下,真的要有这个执念吗?
我现在还没办法给出很准确的答案。
但是很显然,我不太会执迷于此。因为本身做一行厌一行,再用证书捆绑住自己,无形中负重前行,没必要自己感动自己。
但是很多备考的姐妹备考精神可嘉,很励志。
我想这个年龄段学习,多数是在弥补自己年少时候的遗憾吧。
不是自己感动自己,是通过考证能证明自己也能行。
我年少的时候,开窍就很晚,人家用功学习的时候,我不知道在哪里天马行空,心不静,无法在学业上取得更优异的成绩。
所以人生的岔路口就没有走的那么顺利。
所以,在就业以后,经验不足就通过证书来丰翼,让自己踏实不会被淘汰。
会计人需要证书,这句话也是没错的。
3.防止老年痴呆
哈哈,身边备考注册会计师的姐妹,备考5年,今年要上岸了,他对我的反馈就是:考证能防止她老年痴呆!
行吧,我无以反驳。
确实短剧盛行的年代,我时常脑子一丢就是看,看到天昏和地暗。
饭不做,衣不洗,娃不带,短剧带我笑哈哈~时间管控不了一点。
属实浪费时间,考证虽然枯燥无味,但是脑子在思考,总归精神食粮没抛弃。
看书我最多2小时就精疲力尽,到头就睡。
看剧我能从凌晨看到清晨,夜猫界的扛把子。
论伤身的还得是短剧啊~
所以,姐妹没说错,看书生活节奏正常,不会放纵到天明,催觉能手,比安眠药都来劲。
所以经常失眠的小伙伴,不妨试试看书,瞌睡虫肯定随叫随到。
02
职场需求的影响
这个就看个人职业规划了,在能力一般的情况下,想拿高点的工资,证书就是加分项。
当然工资和证书也不是成正比例的,只能说在跳槽的时候,能让你加分。
也就是多一个选择的能力,不至于很被动。
很多小伙伴自身能力很优秀,证书有或者没有其实影响不大的。
但是,优秀的人,该有的证书还是都会有的。
不会两手空空。
所以,因人而异,适合自己就好了。
说说证书对我的影响吧:
1.能让我自我证明,考证的成就感就来源于拿下证书的那刻;
2.职场不会太被动,身边同事有的证书我也有不太会怕被卷;
3.跳槽能够多选择,能找到适合自己需求的工作不委曲求全。
当然出门在外,身份都是自己给的,认真工作才是王道:
脚踏实地的工作,认真办好老板交代的事情,事无巨细,认真负责才能在工作中得到好评;
财务人员要提前预判风险,不要事后诸葛亮,这也是我们职业的发光点所在。
所以证书只能彰显个人能力,工作能力才能算是对职业的评价。
03
猪队友的影响
我身边一般都是夫妻共同备考或者一方备考,另一方唱衰。
共同备考的夫妻就很励志,两个人在各自领域闪闪发光,共同进步,挺好。
我羡慕。
不好意思,我就是第二种!
猪队友唱衰的那个,每次备考都是队友拖后腿,让我放弃,没有用!
我考试通过他又闭嘴,所以我就喜欢刺激他成就自己。
所以考证是自己的事情,不需要别人来指点江山,他又不知道我在想什么,又付出了什么。
还有上海的考场真的作孽啊!
我考场距离37.8公里~就问问还有谁?
考生的命也是命啊,啥时候能就近安排?
后面我打听了,原因就是考试的人少,考场安排的少~
行吧,我那天考试的考场30个座位,出席8个人~确实出勤率很低。
今天就先这样啦,有需要备考的可以咨询我哦~我可是很好的情绪搭子






